<legend id="h4sia"></legend><samp id="h4sia"></samp>
<sup id="h4sia"></sup>
<mark id="h4sia"><del id="h4sia"></del></mark>

<p id="h4sia"><td id="h4sia"></td></p><track id="h4sia"></track>

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
  • <input id="h4sia"><address id="h4sia"></address>

    <menuitem id="h4sia"></menuitem>

    1. <blockquote id="h4sia"><rt id="h4sia"></rt></blockquote>
      <wbr id="h4sia">
    2. <meter id="h4sia"></meter>

      <th id="h4sia"><center id="h4sia">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</center></th>
    3. <dl id="h4sia"></dl>
    4. <rp id="h4sia"><option id="h4sia"></option></rp>

        当前位置: 信息公开首页 > 区级部门 > 区发改局
        • 索 引 号:3704033704030010/2023-00015
        • 主题分类: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
        • 发布机构:区发改局
        • 成文时间:2023年02月23日
        • 文  号:
        • 发文时间:2023年02月23日
        • 标  题:beat365中文官网_365bet_假的365不让提款怎么办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计划
        • 效力状态:有效

        beat365中文官网_365bet_假的365不让提款怎么办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计划

        beat365中文官网_365bet_假的365不让提款怎么办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计划

        一、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

        2022年,面对严峻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和新冠肺炎疫情冲击,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、十九届历次全会和党的二十大精神,锚定“走在前、开新局”,坚决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,聚焦“打造首善之区”目标定位,按照“一二三六”工作思路,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,强力推进“十大攻坚行动、九大实施意见”,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向好、进中提质的良好态势,主要指标运行在合理区间,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进展,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.6%,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%,首次跻身全国中小城市投资潜力百强区。具体工作中:

        (一)加快产业转型升级,质量效益稳步提高。一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。传统产业持续提质升级,薛城化工产业园康德造纸助剂、玮成新材料等7个项目建成投产,园区聚集企业18家、项目66个,实现营业收入148亿元。开展技改焕新行动,实施总投资85.5亿元的46个技改项目,工业技改投资增长44%,夫宇绿色食品产业园、青啤(枣庄)工厂一期等9个项目投产运营。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累计完成274.6亿元、增长10.24%,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.4%。新兴产业加快扩量增效,雍申高精度超薄电子基础材料一期、百思利动力电池精密结构件、创能富锂锰基正极材料、熵路智慧储能锂电池项目加快建设,天津中环生物、医用机器人等4个项目入驻医疗智谷大健康产业园,龙工场(鲁南)跨境电商产业园投入运营。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49.3%。现代服务业稳步发展,实施服务业发展三年攻坚突破行动、文化旅游提升三年攻坚突破行动,大力发展总部经济、楼宇经济,恒太城投入运营,临山文旅综合体、山东出版文化广场、奚仲文旅综合体等项目正在建设;盘活闲置楼宇近4万平方米,引进品牌名店268家。枣庄革命军事馆建成开馆,铁道游击队景区获评省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,周营运河支队记忆馆入选首批山东省乡村博物馆名单。实施现代物流发展三年攻坚突破行动,青啤智慧物流园、枣矿储配煤基地建成试运营,伟伦物流线上线下一体融合示范基地、枣矿综合物流园一期工程等项目顺利推进。全区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19家。二是项目支撑不断增强。项目建设高质高效。树牢“项目为王”理念,落实领导帮包、专班推进、联席会议统筹调度等推进机制,开展重点项目集中开工、“手续办理百日攻坚”行动,为项目建设创造良好条件。加强要素保障,累计融资31.12亿元,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13.09亿元,处置批而未供土地1693亩,盘活低效闲置用地1004亩。13个省级、22个市级和85个区级重点项目分别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200.7%、152.8%、137.7%,29个项目已完工或投入使用,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.8%。招商引资成效显着。绘制招商图谱,出台激励政策,新签约开工中科智能电气、三一齐鲁智能建造等过亿元项目62个,其中过50亿元3个、过100亿元1个;招引锂电项目10个,总投资188亿元,为全市打造中国北方锂电之都贡献了力量。三是平台载体聚力赋能。把园区作为项目建设的主阵地,引领产业集群集约集聚发展,园区的支撑作用、吸引作用越来越强。经济开发区全力打造智能制造、健康食品、闲置品3个“区中园”,22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陆续建成使用。薛城化工产业园通过省级安全风险评估,获评全省首批智安化工园区试点。临港产业区薛城港区通用泊位建成使用,薛微航道扩建、长河港业铁路专用线加快推进,“公铁水”联运优势愈加凸显。鲁南产学研协同创新示范区加快布局,枣庄学院二期上半年可投入使用,山东煤炭卫校迁建建设顺利。蟠龙河产业新城发展规划编制完成,长江路上跨立交、蟠龙河及小沙河西支改造加快推进。枣庄中医院新城西院区破土动工。

        (二)统筹城乡融合发展,城市品质不断提升。一是城市更新有序推进。“三区三线”划定成果启用。加快实施棚户区改造三年攻坚突破行动,何庄、天山路二期完成分房,来泉、临山、四里石、西小、东巨山5个片区回迁工程加快推进,古井片区完成征收,56个老旧小区改造竣工,小沙河片区入选省级城市更新试点,龙潭公园片区城市品质提升经验在全省推广。二是基础设施日趋完善。持续优化路网建设,长江路东延、厦门路西延、民生路南延、和谐路南延、祁连山路南延、黄河路下穿立交建成通车,世纪大道提升和店韩路改造全线贯通,光明大道、珠江路完成改建提升。不断完善基础设施,新铺设供热、供水、燃气等各类管网45公里,完成4处城市易涝点改造,铁西水厂建成运营,第二污水处理厂、雨污分流二期工程加快建设。新建提升“口袋公园”16处、生态街巷15条、背街小巷27条,龟山公园、凤翎公园建成开放,奚仲广场、临山阁完成改造。新增林荫停车场22处、城市停车位5270个,错时开放21家机关事业单位停车场。三是城市管理更加精细。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抓手,压实“门前三包”责任,大力整治违规广告牌、交通秩序、飞线乱象,城市环境更加整洁有序。着力解决农贸市场“脏乱差”问题,钱江市场和财富大世界完成改造,清泉市场重建、四季春市场迁建正在推进,拆除违规广告、违建1.3万平方米。建设南北两处“零工驿站”,困扰多年的“马路待工”顽疾得到有效整治。理顺环卫保洁机制,探索推行“一把扫帚扫全城”,成立区属国企物环集团,兜底城区94个无专业化物业服务小区及城市环卫盲区,城市面貌更加靓丽。

        (三)乡村振兴持续推进,农村面貌日趋改善。一是“双十镇”建设势头强劲。加大镇域经济发展支持力度,实现建制镇“双十镇”创建全覆盖。陶庄镇依托青岛啤酒(枣庄)产业园、城市矿产循环经济示范园,加快项目集聚,建筑固废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、青啤智慧物流园等5个项目建成投产;邹坞镇依托薛城化工产业园,发展壮大高端化工产业,上榜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前500名;沙沟镇着力培育现代商贸物流产业,十里湾商贸物流中心投入使用,获评省级农业产业强镇;周营镇大力实施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工程,市级以上合作社、家庭农场达到22家,新增高效种植业设施490余亩,入选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。二是现代农业稳步发展。实施高质高效农业示范园三年创建行动,新增高质高效农业示范园9家、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5家、“三品一标”5个,夫宇食品获评省级知名农产品企业品牌,晟达菲尔入选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,圣土山家庭农场列入全国第一批生猪产能调控基地。完成4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,成功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、入选省乡村振兴“十百千”示范区(市、县)创建名单,获评省高标准农田整县推进示范县、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。三是村容村貌不断提升。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,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“扩面、提质、增效”,新增美丽乡村示范村66个,沙沟张庄村被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、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,十里湾田园风景区获评国家3A级旅游景区。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,新建“四好农村路”39公里,十里湾绿道入选交通运输部“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”推荐道路;改造农村电网72.6公里、农村清洁取暖1.5万户,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全面完成,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100%。

        (四)改革创新不断深化,发展活力持续迸发。一是创新能力日益提高。实施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行动计划,完成82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备案,新增省级重点研发平台5家,中力阀门获评省制造业单项冠军,海帝新能源获评全国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,嘉驰化工入选省“瞪羚”企业。实施“十百千万”引才计划,成立人才发展集团,建成人才公寓150套;柔性引才21人,其中国家级7人,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实现七年“零”的突破。高标准承办市级创业大赛启动仪式,获奖数量、质量全市第一。二是重点领域改革深入推进。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全面推行“午间不断档、全年不打烊”服务,设立全市第一家商圈政务便民服务站,“容缺受理、一网通办、在线帮办”成为新常态。突出制度创新、流程再造,行业综合许可办理时限整体缩减85%,“开工集成一件事”创新案例纳入省工改办“揭榜挂帅”目录。深化国资国企改革,成立山东晟达文旅、物环服务两家国企集团,推动国有资本向民生领域覆盖。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,持续推进土地流转和农业规模经营,制定出台《beat365中文官网_365bet_假的365不让提款怎么办农村集体产权交易管理办法(试行)》,提高农村集体“三资”管理和经营水平,农村经济发展活力更足。三是营商环境持续优化。出台营商环境提升实施意见,开展“局长走流程”“我是办事群众”等活动,赢得企业群众一致好评。积极应对疫情冲击,精准落实各项助企纾困政策,新增减税降费11.27亿元,兑现扶持资金5.2亿元。隆重表彰突出贡献企业、优秀企业家、优秀金融家和招商大使,尊商重商亲商氛围更加浓厚。四是内外循环初见成效。坚持稳外贸、稳外资,新增外资企业10家,实际利用外资7298万美元、增长16%;累计发展外贸型企业97家,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37亿元。持续释放消费潜力,举办首届房产博览会等促消费活动,发放汽车家电餐饮等消费补贴100余万元、购房券1亿元。全区新增限上批零住餐企业55家,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4.82%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21.7亿元。

        (五)民生事业繁荣发展,人民生活更加美好。一是疫情处置有力有序。果断有效处置两轮突发疫情,完善疫情防控指挥体系,成立流调溯源中心,建立“三公(工)”流调机制,持续提高疫情防控科学性精准性。严格落实“二十条”“新十条”,全面优化各项防控措施,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,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。二是民生福祉不断增进。20件惠民实事全部完成,全年民生支出占比达到84.4%。开发城乡公益性岗位2280个,城镇新增就业6166人。城镇低保、农村低保、城市特困、农村特困标准实现“十六连增”,发放各类补助、救助金8955万元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1449元、增长5.9%,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1.84。实施教育康养产业发展三年攻坚突破行动,完成城区10所老旧校区改造提升,开工建设龙吟中(小)学、长江路小学等5所学校;完成区妇幼保健综合服务中心、临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造,西苑社区、巨山花园等7处日间照料中心建成使用。取消异地就医审批手续,城乡低保、城乡特困等9类服务对象救助保障标准提高10%以上。三是生态环境持续改善。综合开展大气污染防治,圆满完成北京冬奥会空气质量保障任务,PM2.5、PM10同比分别改善6.5%、8.2%,空气优良天数同比增加16天、达到240天,实现有监测数据以来最好记录。深入推进“山水林田大会战”,实施破损山体生态修复6处,新增造林绿化1750余亩,提升生态廊道25公里,千山绿化工程获评“省级林业生态修复保护样板工程”。国控河流断面稳定达标,完成151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,河湖库水系连通、引湖入薛工程加快推进,薛城大沙河等3条河流获评省级美丽幸福河湖。积极落实“双碳”政策,配合市成功创建全国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重点城市。四是社会治理效能显着。实施网格化服务管理规范攻坚突破工程,实现网格员全覆盖,建立“网格驻警”机制,薛亮网格服务管理平台入选全国政法智能化建设创新案例。深化“法治薛城”“平安薛城”建设,全力推动“治重化积”,省市领导包案在全市率先“清零”,圆满完成党的二十大维稳安保工作,守好守牢安全生产、金融风险等“一排底线”,全区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,成功获评第八批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。

        2022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较好成绩,但与高质量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期盼相比,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:经济总量依然不高,产业结构仍不合理,新兴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不强,动能转换任重道远;棚户区、城中村改造任务繁重,基础配套、管理水平与现代化市驻地还有较大差距;教育、医疗等优质公共服务供给不足,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解决得还不到位。对于这些问题,已经采取措施正在解决,今后还将持续加大工作力度。

        二、2023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和主要任务

        今年总体要求是: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,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完整、准确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,锚定“走在前、开新局”,积极融入全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,纵深落实“工业强市、产业兴市”战略,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,更好落实全市“重点工作突破年”要求,坚持“一二三六”工作思路不动摇,以“薛城首善提升年”为抓手,深化“十大攻坚行动、九大实施意见”,推动各项工作整体提升、全面起势、大干快上、速见成效,加快打造首善之区,全力建设品质薛城,为新时代现代化强市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。

        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: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%、力争7%以上,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%、力争9%以上,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.5%、力争12.5%以上,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%、力争10%以上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、进出口和实际使用外资保持平稳增长,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.5%以上。围绕实现上述目标,重点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:

        (一)加快产业转型升级,强化高质量发展支撑。坚定不移落实“工业强市、产业兴市”战略部署,突出绿色低碳发展导向,不断提升产业高质量发展质效。一是提升产业发展能级。做大做强工业经济。打造优势产业集群,推动装备制造产业向高端化、智能化迈进,加快建设奥瑞金易拉罐、中科智能电气产业园,积极推进中科智谷科创园、施密特电梯制造项目。高端化工产业向新能源、新材料领域延伸,建成潍焦薛能粗苯加氢、邦泰石墨烯新材料项目。食品加工、造纸、新型建材等产业向高技术、高附加值方向发展,加快三一齐鲁智能建造旗舰产业一体化等项目建设,发挥青啤(枣庄)公司、远通纸业、智赢门窗等头部企业引领带动作用,找准补链延链强链突破口,强化标准引领,提升产品质量,促进更多产品迈向中高端。抢占锂电产业赛道,立足打造全市锂电产业协作配套区,积极谋划推进锂电产业链上下游配套,招引落地建设一批带动力强、发展前景好的项目。建成雍申高精度超薄电子基础材料一期、嘉益锂电池电解液、百思利动力电池精密结构件、熵路智慧储能、创能富锂锰基正极材料5个项目,积极推进华博六氟磷酸锂、海汇德新能源产业园、海帝智慧储能、中核储能电站项目,推动锂电产业链条不断膨胀,全力做大总量、做优质量。做活做特都市经济。大力发展现代物流。依托临港产业园,推动多式联运高质量发展,启动枣庄港通用泊位改造提升、长河港业铁路专用线建设。完善现代物流体系,加快建设乡村智慧仓储物流、乡村应急物资储备库,促进现代物流、仓储配送深度融合。扎实开展临港产业招商,塑造“以港兴产、以产强港”发展格局。加快推动楼宇经济。系统梳理双子星城市广场、天衢商贸城、德鑫广场、瀚景名座等楼宇资源情况,结合楼宇特点引进研发设计、金融保险、信息服务等业态,培育一批总部经济、专业服务集聚明显的特色楼宇,壮大楼宇经济产值和效益。着力提升高端商贸。引导万达广场、恒太城、天穹新视界聚集高端业态,发展首店经济、夜间经济,打造一批核心商圈、特色街区,提升城市商业品质。建成奚仲文旅综合体、薛国文旅综合体项目,加快建设青啤活力小镇、都德农贸商业综合体、智慧农贸市场提升改造等服务业项目,科学布局商业业态,扩大优质消费供给。二是提升园区承载能力。结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,优化薛城经济开发区、薛城化工产业园空间布局,完善产业发展规划,逐步放大园区“板块”效应。以主导产业为纽带,加快上下游产业链集聚和同类企业集群,提升园区集约化发展水平。坚持“筑巢引凤”,加快批而未供和低效闲置用地处置,新建工业标准化厂房30万平方米,提升标准化厂房运营服务水平。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园区建设和管理,建设智慧园区综合管理系统,进一步完善路网、停车场、垃圾中转站等基础配套,着力打造土地利用高效、主导产业突出、功能配套齐全的园区载体平台。三是加大企业培育力度。实施企业梯次培育行动计划,开展“龙头企业崛起行动”,通过新上项目、技术改造、开拓资本市场等方式,力争更多企业实现优势再造、膨胀发展,加快实施总投资63亿元的40个工业技改项目,力争全年工业技改投资增长25%以上。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措施,持续降低企业生产性、交易性、制度性成本,不断优化企业发展环境。做实做好助企纾困工作,积极协调解决企业原材料供应、市场销售等堵点难点,增强企业信心和预期。加大“准四上”企业帮扶力度,动态调整培育库、种子库,落实财政奖补政策,力争年内新增规上企业85家以上。动态完善上市挂牌后备企业库,加快嘉驰化工、尚品尚科技等企业上市步伐。

        (二)推动城乡融合发展,提升城市功能品质。坚决扛牢中心城区“首善之责”,持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,增强市驻地承载力和吸引力。一是加快城市更新步伐。扎实推进棚户区改造三年攻坚突破行动,完成临山、四里石、东巨山片区回迁安置,实现西小、来泉片区回迁工程主体封顶,启动建设古井、曹沃片区回迁工程,谋划实施汽车站片区改造升级,完成安侨公寓、临山公寓等22个老旧小区改造。优化交通路网体系,完成钱江西路、六盘山南路等15条道路建设,改造提升泰山路、永福路、长白山路、德仁路,实现长江路上跨立交通车,启动建设齐陶路、济枣线张岭出口、薛周路大修工程,谋划实施国道518薛城段改建、郯薛线绕城段改建工程,提升主城区辐射带动力。二是完善城市功能配套。加快供水、供热、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,建成运营第二污水处理厂,扩大城乡供水一体化覆盖范围,改造韩龙山路、滨河二路供热主管网,铺设各类管网35.5公里,新增供热面积50万平方米,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16万吨。改造提升南方植物园、临山公园,新建公园游园5处、口袋公园8处,完成小沙河省级城市更新试点片区建设。建成使用便民服务中心,完善大型居住区周边便民业态、公共交通等配套功能,打造15分钟城市便民服务圈,让城市更宜居、生活更美好。三是提升精细管理水平。守好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主战场,深入推进城市品质提升三年行动,坚持以“绣花”功夫管理城市 ,把精细化的理念、手段落实到环卫保洁、市容市貌、市政设施、交通秩序等重点领域。健全完善“一把扫帚扫全城”机制,建成中和路、厦门路2处垃圾转运站,改造提升陶庄垃圾填埋场,启动建设建筑垃圾消纳场,提高垃圾收集处理能力。持续开展占道经营、违法建设、飞线等专项整治行动,加快推进清泉市场重建、四季春市场迁建、东山市场新建,提高物业管理水平,压实“门前三包”责任,切实根治城市顽疾。推进智慧交通建设,新建、改造智慧停车场8个,有效缓解城区停车难题。以“诚信薛城”“志愿薛城”建设为抓手,注重市民文明素质培养,进一步提升城市文明程度。四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。增强农业生产能力,夯实粮食安全根基,严守耕地红线,新建、改造高标准农田3万亩以上,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分别稳定在57万亩、22万吨以上。着力培育高质高效农业,加快推进黑牛智慧农业产业园、隆润生猪加工产业链等项目建设,争创省级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县。推进“薛国尚品”区域公用品牌建设,新认定“三品一标”2个以上。高质量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,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,提升城乡公共设施服务均等化水平,加快补齐农村设施短板,争创省级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。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,加强道路、管网、物流等设施建设,完成28个行政村生活污水处理、2651户清洁取暖改造、228户农村既有建筑节能改造。坚持村庄连片改造、风貌连片提升、环境连片整治,持续推进三湾里、十里湾等5大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建设提升,新建市级以上美丽乡村示范村6个,打造省级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片区1个,带动全区美丽乡村建设水平不断提升。深化省级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,实施集体经济发展三年强村计划,探索农业生产“双托管”服务新模式,新增省级以上经营主体6家、市级10家以上,力争集体经济收入过50万元村达到55个、过百万元村达到25个。

        (三)全力扩大有效投资,积蓄高质量发展势能。充分发挥重大项目牵引带动作用,高质量谋划、高效率推进、高标准招引一批项目,全力以赴扩大有效投资。一是超前谋划项目。围绕产业升级、城乡建设、民生改善等重点领域,谋划储备一批可行性强、成熟度高的项目,形成储备充分、接替有序、良性循环的运转机制。用足用好中央预算内投资、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和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等,持续扩宽项目资金来源。完善纵横沟通、协同联动的工作机制,及时掌握资金、项目申报信息,盯紧省级项目调整补报、上级无偿资金申报和专项债项目发行,争取更多项目进入上级盘子,获得政策、资金、用地等支持。二是加快建设项目。坚持项目为先、项目为要,围绕总投资1110亿元的117个重点项目,完善区级领导帮包牵头、责任单位跟进落实、项目专员精准服务、联席会议统筹调度机制,为项目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。明确目标任务,把牢时间节点,突出抓好年产15万吨高精度超薄电子基础材料、中科智能电气、三一智能建造等“大块头”项目建设,综合运用定期通报、亮屏督导、观摩评比、集中开工等手段,全力以赴推动项目快开工、快建设、快达效。强化要素保障,年内处置批而未供土地800亩、闲置低效用地500亩,新增耕地占补平衡指标700亩,切实提升要素配置效率。确保省市区三级重点项目上半年全部开工,年内完成投资154亿元以上,竣工投产项目达到26个以上。三是大力招引项目。树牢“不抓招商就是自毁前程”的理念,积极“走出去、引进来”,按照产业招商图谱,瞄准国内外500强、央企和行业头部企业,深入开展驻点招商、基金招商、委托招商,力争全年签约落地过亿元项目60个以上、过50亿元项目5个以上、过100亿元项目2个以上。完善招商引资项目洽谈、签约、开工动态管理机制,着力解决招商引资项目落地慢问题,促进各类项目滚动接续、快速落地、尽早达效。

        (四)持续深化改革创新,激发转型发展活力。坚持改革推动、开放带动、创新驱动,为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。一是深化改革增动力。纵深推进“放管服”改革,加大流程再造力度,提升“一网通办”“一次办好”能力,促进审批服务提质、企业办事提速。实施营商环境提升工程,用好“企呼政应、接诉即办”平台,积极推行柔性执法、包容审慎监管模式,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,努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。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,以创建省级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典型城市为抓手,推动信用建设与基层社会治理、优化营商环境等有机融合,实现惠民便企应用场景扩面提质。持续深化国企改革,推动国有企业聚焦主责主业,做大国有资本规模,提升国有企业质量,激发内生动力。深入推进“亩产效益”评价改革,实行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,推动用地、用能、排放等资源要素向高端产业、优质企业集聚。二是扩大开放提潜力。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,发挥青岛港集装箱班列、枣庄“齐鲁号”欧亚班列作用,建好用好枣庄内陆港、跨境电商海关监管仓库,大力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。引导电商企业转型发展跨境电商,积极创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。组织企业参加日韩进口博览会等大型展会,持续深耕“一带一路”、RCEP国家市场,年内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20%以上。提高利用外资质量,支持杰富意等外资企业增资扩股,引导内资企业通过参股并购等方式吸引外资,年内实际利用外资8000万美元以上。三是增强创新激活力。加强创新平台建设,落实“十大创新”行动计划,鼓励企业建立研发机构,深化与中国科学院、北京理工大学、山东大学等院校合作,聚焦产业技术难题,开展关键技术攻关,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平台2个以上。实施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计划,落实首台套、首批次、首版次奖补政策,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,新增“专精特新”企业15家,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90家。加速集聚创新人才,深化政企联动,推进校企联合定制培养,培育更多实用型人才。继续实施“领军人才领航计划”,靶向引进高层次人才20人。着力提升人才服务水平,优化人才发展环境,确保人才“引得进、留得住、用得好”。

        (五)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导向,提升高质量发展质效。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,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,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。一是加快绿色低碳转型。积极融入全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,科学制定我区落实方案。纵深推进新一轮“四增四减”行动,严格落实“四个区分”“五个替代”,强化两高项目管理,推进水泥、焦化等行业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。把握能耗“双控”向碳排放“双控”转变趋势,提升项目能效水平。积极推进“无废城市”建设,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100%。抓住枣庄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重点市建设契机,打造国际闲置品循环链示范区。二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。聚焦大气、水、土壤污染防治等重点领域,持续改善空气、水环境、土壤环境质量。突出抓好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管控,确保PM2.5浓度同比改善6.9%、空气优良天数达到245天以上。开展南四湖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,扎实推进河湖“清废行动”,确保8个入湖河流断面水质稳定达标。强化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,严厉查处非法倾倒固危废行为,推动建设用地和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保持在100%。三是加强生态保护修复。打好“山水林田大会战”,改造提升榴园绿道,建成凤凰绿道片区,完成蟠龙河省级美丽河湖创建,实施河湖库水系连通四期、引湖入薛二期工程,治理破损山体9处,新增、更新造林面积1910亩,积极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。从严查处整治私挖盗采和“散乱污”问题,切实筑牢生态安全屏障。

        (六)着力保障改善民生,有效增进群众福祉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,千方百计保障和改善民生,全心全意办好惠民实事。一是提升群众获得感。以“满意薛城”创建为抓手,稳步推进惠民实事、民生工程,加大城乡低保、特困供养等困难群众救助力度,兜牢民生底线。严格落实“四个不摘”,加强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,多渠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。坚持就业优先,落实创业担保贷款政策,突出抓好困难群众、大学生、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,年内新增城镇就业5600人以上。深化全民参保计划,持续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、医保财政补助标准,争创省级居民长期护理保险试点。二是提升群众幸福感。围绕打造教育康养示范区,不断优化教育、医疗、养老、托幼等方面公共服务供给。抓好龙吟小学、龙吟中学、长江路小学等学校建设,新改建幼儿园5所,新增学(园)位4620个。巩固提升“双减”工作成效,持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。建成新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,改扩建区疾控中心、区精神卫生服务中心,规范提升中心村卫生室,着力解决基层医疗机构人员短缺短板,持续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。建成山东煤炭卫校新校区、亲和源康养服务中心三期项目,加快建设市中医医院新城西院区、颐顺康养中心。加强公共体育文化设施建设,广泛开展全民健身、送戏下乡等活动,新建城市书房2个,新改建体育健身广场20个,更好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。扎实做好第五次经济普查工作。三是提升群众安全感。深入推进“平安薛城”建设,不断增强应急处置能力。落实新阶段疫情防控工作要求,完善重点人群健康管理,加强救治能力建设,最大限度保护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。完成“一站式受理、一揽子调处、全链条服务”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建设,擦亮“善治薛城”社会治理品牌。深入开展“八五”普法,争创全省“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”。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,全力守护安宁有序的社会环境。

        相关文章

        beat365中文官网_365bet_假的365不让提款怎么办